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劳动报:上海不断优化“家门口服务”
2024-08-25 来源: 上海体育

■劳动报记者 陆燕婷 

本报讯 昨日,上海举行第三场政府开放日“每月一访”活动。记者跟随市政府新闻办走进黄浦区的马当路菜市场、徐汇区的斜土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和长宁区新泾五村,一系列“家门口服务”正在不断优化。

标准化菜场智慧赋能

马当菜场位于马当路349号,辐射周边多个社区,保障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消费需求。今年以来,马当菜场积极推进智慧化升级改造实事项目,通过技术赋能,菜场运营和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高效化转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心的购物体验。

“几十种蔬菜品种,使用新的AI智能识别电子秤,能够更快速精准了解菜价。”清早的马当路菜场里,摊主告诉记者。

现场,菜场运营方负责人演示了电子秤的使用方式,它能够自动识别交易菜品的品名、单价、重量和总价等信息,并实时采集、汇总显示在屏幕上;此外,经营户还可以通过智能秤商户端小程序,了解每日销售数据,精准调整进货策略,提升摊位的营收率。目前,这样的AI智能识别电子秤已在马当菜场所有商户实现了全覆盖。

步入菜场内部,菜场智慧信息屏上正实时滚动显示着消费者关心的信息:平价菜供应情况、农残检测结果以及各类菜品的实时价格,市场供应动态一目了然,消费者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了解到,今年,“升级改造80家标准化菜市场”列入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家标准化菜市场初步完成升级改造,即将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社区运动活力“加油站”

以“日晖跃动”为名的斜土社区市民健身中心于2023年全新改建后正式启用,吸引了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前来体验。该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由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动感活力社、轻盈修身室、儿童友好活动空间、科技体育体验区等部分组成,涵盖全年龄段人群运动项目,打造了一个全年龄友好、全天候开放、全社区联动、全公益服务的体育健身空间,为市民提供多元体育服务。

走进这一“六边形”社区体育健身中心,齐全先进的动感健身设备、活力四射的运动健身空间让渴望挥洒汗水的市民朋友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运动空间。动感单车、模拟F1、划船机……科技体育体验区展现了科技与运动的融合。走进轻盈修身室,市民通过杨氏太极拳的习练,可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家门口的健身中心,每个月的健身费用不到百元,也不必担心健身房会‘跑路’,体验感很不错。”市民代表姚先生如是说。

斜土街道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负责人冯良介绍,自启用以来,斜土社区市民健身中心日均接待市民300余人次,累计接待12万余人次。

据介绍,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6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33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328个、市民健身驿站32个、市民运动球场105片,注重提质升级,丰富运动健身场景,更好满足市民对于健身锻炼、休闲活动、亲子社交等多样化需求。

推进智能充电桩建设

直面“最后一公里”充电难题,全力推进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设施建设。目前,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已建成上海首个共享充电桩示范街道。

据介绍,长宁区在推进充电桩建设时,充分考虑社区老百姓需求和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做好各项工作。

充分结合“低碳社区”“十五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家门口工程”等推进实施,降低充电桩示范小区工作的难度。例如,在新泾五村探索在围墙上建设挂壁式充电桩,电线埋在绿化带里,对建成精品小区的路面破坏最小。

针对社区专业性不足的短板,北新泾街道也加强服务与沟通协调,整合力量、综合施策、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充电桩施工建设。从2020年创建1个示范小区到2022年创建11个示范小区,“由点及面、扩点成面”规模化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3年底,北新泾街道已建设26个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点(含小区外公共站),共享充电桩197个,实现社区全目标覆盖。

在充电桩示范小区的运维过程中,北新泾街道也坚持数字赋能,共治共享,智慧管理优化推进。例如北新泾街道与国家电网、区城运中心携手,开发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模块和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合理引导周边居民区新能源车错时错峰有序充电,让闲置的共享充电桩“忙碌”起来,进一步提高充电桩使用率。

同时,各居民区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充电桩共治共享。如新泾四村等小区建立“电动汽车车主群”。新泾三村开辟共享充电桩充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有效解决油车占位等堵点问题。新泾五村用好社企联席会平台,鼓励社区单位参与共享充电桩停车引导工作,通过有序充电让有限的电力容量发挥更大作用。